当前位置: 首页 > 律所概况 > 律师随笔

律所随笔

杨律师随笔: 谈“忍”

2018-04-17下载文件:暂时没有下载文件
 谈“忍”
 
    忍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,一个思想过程,一节无人相伴的旅途,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。就其字面意义来讲,“忍”无须多作解释。
    有位哲人的话发人深省,他说:“人生需要忍耐,不能忍耐的结果往往不得不更长时间地去忍耐。”的确,人生不会是一马平川的坦途,谁都会有失败坎坷,落魄时光。进一步山穷水尽,退一步海阔天空,这里需要的就是忍耐。
    暂时的忍耐可以使我们超脱那错综复杂、尔虞我诈的无奈,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更加冷静地观察形势,分析情况,集蓄力量,重树信心,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忍并非消极的退却,而是积极赢得主动的一种战术。
    忍是心头一把刀。忍得滋味痛苦又压抑,它对你的意志和毅力都是一次绝妙的考验。能否忍得住,能忍多大的度,和人的志向远大与否有着客观必然的联系。志向远大的人往往能忍别人之不能忍,容天下之不能容。一个人渺小卑鄙胸无大志,还是高尚正直心忧天下,忍恰如一面镜子,忍耐对前者来说是麻木不仁随波逐流,而伟大的忍耐往往都伴随着一个伟大的行动。
    忍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阶段,只有经过这个阶段的磨练,才能具备成功的素质,强健的体魄,渊博的知识,宽容的气度,冷静的头脑,更重要的是坚韧不拔的意志。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饿其筋骨,劳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……”孟老夫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吧?
    能忍大辱而成功者不计其数,不经风雨却胜利者,绝无仅有。
    勾践能忍,卧薪尝胆,方雪亡国之恨。
    韩信容胯下之辱,苦读兵书,终于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,在十面埋伏的垓下为不可一世的项羽谱写了四面楚歌的哀曲。
    红军的长征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忍耐,当江南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时,他们开始了战略大转移,面对前无古人的恶劣环境,他们没有失望,没有退却,他们坚信自己身上肩负着中华民族的希望,十几年后,当他们汲取了红土地的热情,黄土地的坚韧,黑土地的剽悍,如狂飚一般,逐鹿中原,横渡大江时,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,他们已无敌于天下!
    忍是一个过程,它终归有结束的时候,在这个阶段能忍则忍,当忍须忍,但绝不是一味地没有原则地退缩与忍让,那是懦弱而不是忍耐,如果忍无可忍,则无需再忍。
    ——忍无可忍,无需再忍。
    所以忍者的爆发犹如晴天之霹雳,迅雷不及掩耳;宛若大江东去,一泻千里,势不可挡;来无影去无踪,却闪耀着永不褪色的光茫!
    鲜花的妩媚,阳光的灿烂,历史的无情,岁月的沧桑都凝聚在这无法形容的爆发的刹那之中……
    “好在历史是人民写成的”,历史其实是由人民无数次的爆发用血泪载入汗青的,所以才绚丽多姿,源远流长;才引人入胜又令人深思,
    一个忍字道破了天机。
    与其说无知,不如是多情。
上一页杨律师随笔: 瘸爷爷
下一页杨律师随笔: 一江春水万古风流
ALL copyright abserved ©杨艳军律师网